2022年11月26日,由广东医科大学主办,广东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医科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承办的聚焦党的二十大:“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广东医科大学东莞校区召开。本次研讨会是广东医科大学学校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建设、提升马克思主义建设整体水平的有效措施。开幕式由广东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黄祖辉教授主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等近二十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二百余位专家学者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大会主旨发言环节由广东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金卓教授主持。在开幕式上,广东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卢景辉致辞。他表示,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论述,此次来自全国各位的专家学者齐聚云端,深入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等重大理论问题具有深远意义。他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广东医科大学办学历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情况。作为医科类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合学校特色,已经形成了医德教育与社会治理研究、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研究、生态文明思想与共同体等研究方向,近年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上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他希望以此会议召开为契机,加强广东医科大学与各位专家学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广东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卢景辉致辞
东莞市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肖乃勇在致辞中表示,东莞市社科界紧跟时代步伐,服务中心工作,着力打造“学术东莞”社科品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理论工作者,我们使命责任在肩,更需踔厉前行。

东莞市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肖乃勇致辞

广东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黄祖辉主持开幕式

广东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金卓教授主持学术报告
在主旨发言环节,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授陈金龙从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伴随、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式、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三个维度全面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关系。
武汉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袁银传老师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语境与现实境遇》为题作报告,报告从党史、近代史、世界史的维度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语境,从国际与国内两个方面剖析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境遇,并且进一步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部主任、博士生导师陈志刚研究员从人类文明新形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是社会主义文明的当代中国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植根于中华五千年文明,实现了中华文明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重大转变;人类文明新形态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基础,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引领了人类文明的新发展,三个维度分析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在何处。
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吴云志教授以《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为题作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客观上要求“两个文明”相协调,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提供物质基础与发展前提;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的价值引导和动力引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之中。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推动“两个文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薛念文教授以《中国式现代化成就的域外视角》为题作报告,报告中从域外视角下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域外视角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观点以及域外视角中国式现代化的当代价值,全面阐释了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重大成就的背景下,国外学者对中国式现代化认识不断加深,逐渐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印象,特别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开放性讨论与肯定性评价得以整体提升。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郑敬斌教授认为,弘扬历史主动精神需要坚定历史自信、保持历史耐心、增强历史自觉,在承担历史使命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历史自信的必然结果。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开创是我们党具有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提出是我们党拥有历史自信的彰显,更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的最大底气。
广东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鹏伟副教授以《中国式现代化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题作报告,报告中指出“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科学的环境理论指导——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主旨发言专家
两组平行分论坛分别由《学术交流》副主编杜鹃和广东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沈廷川主持,来自粤西、东莞两区域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分别有广东海洋大学、岭南师范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广东科技学院、湛江科技学院、东莞城市学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湛江幼儿师范学院、广东文理职业学院、广东创新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广东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24位学者在两组平行分论坛围绕着会议主题作了发言。本次研讨会提交的论文学术水平较高,体现了参会者关于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深邃思考。

广东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沈廷川主持平行分论坛一

《学术交流》副主编杜鹃主持平行分论坛二

会议现场
广东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董浩军主持闭幕式,马俊领和盛文楷分别作分论坛总结,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医科大学柔性引进人才卢岚教授进行了学术点评。最后,董浩军代表承办单位感谢各位专家学者一直以来对广东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关心和支持,认为本次会议进一步拓展了我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工作思路。

广东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董浩军主持闭幕式
(文/马克思主义学院 审核/黄祖辉 图/校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