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至24日,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公平正义研究分会、广东医科大学共同主办,广东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新时代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东莞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大学、湖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全国60余所高校和科研单位,以及《教学与研究》《学习与探索》《南昌大学学报》《观察与思考》等10余家报刊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开幕式
广东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卢景辉,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公平正义研究分会会长、中央马工程首席专家冯颜利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卢景辉书记、校长致欢迎辞并指出,建好建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举措,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广东医科大学党委始终把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贯穿在办学建校的全过程、各方面,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融入教育教学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在政治引领、学理阐释和价值塑造上下功夫,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规律、科学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不断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公平正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公平正义是我们党追求的一个极其崇高的价值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我们坚持公平正义、保障人民权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是要使社会更加公平、更加正义,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这将进一步深化学界对公平正义的理论研究。
广东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卢景辉致辞
冯颜利会长在致辞中指出,实现公平正义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社会公平正义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结构的变化,公平正义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要求我们在更高层次、更广空间、更深的实践上实现新时代公平正义。一要深刻理解社会公平正义的丰富内涵,公平正义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多个领域,必须从多维度、多层次去理解和思考。二是积极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践创新,加强理论探讨和实践尝试,致力于推进具体的政策制定、制度设计,将理念转化为现实。三要建设公平正义的长效机制,社会公平正义的推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持续努力和奋斗。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公平正义研究分会会长、中央马工程首席专家冯颜利致辞
会议开幕式由广东医科大学副校长、教授刘新光主持。
广东医科大学副校长、教授刘新光主持开幕式
主旨报告
第一场
中国辨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公平正义研究分会会长、中央马工程首席专家冯颜利教授作了题为《公平正义:何以在多元中寻求共识》的报告,江苏省“中特”中心南航基地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岩教授作了题为《平等:民主和正义之间的价值共识》的报告,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永贵教授作了题为《习近平关于公平正义重要论述的精髓要义》的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纪委书记、副院长陈志刚教授作了题为《关于文明平等和文明进步关系的几点思考》的报告,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院长林进平教授作了题为《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观的思考》的报告。
冯颜利教授阐释了何以在多元中寻求公平正义的共识。在他看来,公平正义是公平的正义和正义的公平的辩证统一。公平正义是多元的,因为文化传统、知识传统等多方面的差异造成人们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不同,人们看待公平正义的标准不一。因此,公平正义理应包含唯心史观的公平正义和唯物史观的公平正义。在多元中寻求公平正义的共识要求坚持唯物史观,在多元化的公平正义中寻求共识。公平正义的底线在于形成共识后转化为社会制度,再上升为法律以维护当下社会的公平正义。
王岩教授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义与平等不是我们平常意义上的平均。正义与平等更多的是一种机会的均等,程序的公正,结果的公平。正义与平等的视线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一个道德追问或者价值的追问,而是一个制度设计的问题。民主是一个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问题。平等在民主与正义之间不仅是现当代正义理论的价值主题,也是民主的价值灵魂,它深度的渗透进民主生活、公民民主、程序民主、民主过程等领域。
王岩教授
王永贵教授指出,公平正义这一话题具有前沿性、前瞻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促进市场经济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加人民素质方面提出了许多新主张和新认识,体现出我们党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工作的落实。公平正义是当代中国社会价值理念中最核心的要素,在政治领域、文化领域、教育领域的体现尤为重要。如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基础教育工作服务的反馈性、可及性和便捷性,促使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王永贵教授
陈志刚教授谈及文明平等的深刻意蕴及其和文明进步关系的几点思考。在他看来,文明平等首先是对文明差异性、独特性的尊重。其次,文明平等体现在每一种文明对人类的贡献都是等值的,每一种文明对创造这种文明的民族来说,具有不可替代性,都是宝贵的财富。再次,文明平等体现在促进交流互鉴,应对未来挑战、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上。
陈志刚教授
林进平教授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观的思考。林教授指出,“公平”“正义”历来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追求与使命,社会主义思想家以及中国共产党人一直都走在追求公平正义的探索之途中。在个人权利意识普遍泛起的时代,公平正义变得格外迫切和重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观是一种马克思主义的正义观,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正义,是扎根于中华文化大地,有利于提高人们道德文化水平,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正义,是中国民众能够接纳的正义,是有具体制度支撑的正义。
林进平教授
第二场
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党委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忠教授作了题为《人工智能引发的话语权分配及其思考》的报告,国家级人才项目获得者、广东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关锋教授作了题为《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同富裕内在契合的三重逻辑》的报告,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增礼教授作了题为《道德治理研究中需正视的几个问题》的报告,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青年拔尖人才、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吴阳松教授作了题为《中国共产党推进生产力发展的行动逻辑》的报告。
马忠教授探讨了人工智能引发的话语权分配及其思考,通过对语言模型、视频大模型、音乐大模型的应用分析,马教授阐发了人工智能的技术演进和深刻变革。在他看来,智媒时代的话语权是在人工智能与媒体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形成的一种新的权力形式。同时,人工智能的算法权力对话语权分配产生重大影响,如结构权力、关系权力、资源权力、认知权力和创新权力都发生了转移。对此,他提出从技术、伦理、政策、教育四个维度来规范人工智能的算法权力,进而实现话语权分配的正义导向。
马忠教授
关锋教授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同富裕内在契合的三重逻辑,其一,科学社会主义一般理论和中国社会发展具体展开相结合的逻辑。针对空想社会主义以及资本主义及其现代性弊端,科学社会主义在现代化问题上的一个重点诉求是“消除贫富两极分化”。其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逻辑。他指出,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论,追求的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其三,中国共产党砥砺初心和践行使命同频共振的逻辑。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建设现代化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尊重民族实际,必须坚持独立自主。
关锋教授
吴增礼教授从道德治理的角度论述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强调在道德治理研究中需正视以下几个问题:其一,处理好德治与法治的关系,明确德治与法治共享的基本价值。其二,正视道德治理中的弱项问题。如道德制度体系的权威,道德治理标准的模糊性,道德治理在农村与城市的各自运作图景等问题。其三,必须明确道德治理的对象,强调道德治理必须重视和坚持将整体和局部相结合。其四,必须明确道德治理的核心内容,理清道德法治化与法治道德化的关系。其五,在道德治理中还必须重视研究道德治理的具体研究方法,推动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
吴增礼教授
吴阳松教授指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锁钥,如何尽快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是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中心任务、核心主题以及全部基础。他强调必须通过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以“尽快增加生产力的总量”。通过梳理中国共产党推动生产力发展经历的几个关键阶段,吴教授提出以下几点行动启示:其一,要推进生产力发展与现实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适应;其二,发展生产力要善于把握“解放生产力”的限度、效度;其三,发展生产力要抓住科技这一核心要素;其四,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
吴阳松教授
主旨报告环节的会议由《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钟贞山主编主持。
分论坛
分论坛一
围绕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空间正义、生态文明正义、发展正义等问题展开讨论。来自重庆大学吕进教授、重庆理工大学徐茂华教授、云南师范大学穆美琼教授、宁波大学杜利娜教授、广东医科大学王鹏伟副教授、广东医科大学刘艳讲师、东莞理工学院的李宏讲师、广东医科大学的王玲讲师、中国地质大学的赵继刚博士研究生作了主题发言。本分论坛先后由《观察与思考》黄宇主编、《广西社会科学》杂志社梁培林社长主持,《学习论坛》薛瑞汉主编点评。
分论坛二
围绕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中的社会公正、理想社会、劳动正义、技术正义等问题,来自北京大学孙一平研究员、重庆大学杨长福教授、上海师范大学谢江平教授、广东医科大学贺兰英副教授、重庆大学吴兴德副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史锡哲讲师、广东医科大学明芳讲师、武汉大学李怡博士研究生、西安理工大学汤毅武博士研究生作了主题发言。本分论坛先后由《教学与研究》严政编辑、《学习与探索》张圆圆编辑主持,东莞理工学院郭奕鹏教授点评。
分论坛三
围绕智能时代下的算法正义、医疗公平、知识生产正义、数字劳动争议等问题,来自广东海洋大学曹望华教授、长江师范学院曾咏辉教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何平教授、广东医科大学黄成华副教授、江西理工大学胡小玉副教授、广东医科大学杜巧玲讲师、广东医科大学王景讲师、电子科技大学温晓年博士研究生、广东医科大学夏桐老师作了主题发言。本分论坛先后由《贵州社会科学》李迎春副主编、《当代世界》甘冲编辑主持,广东海洋大学曹望华教授点评。
闭幕式
大会闭幕式由广东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金卓教授主持。金卓院长指出,经过一整天紧张而热烈的学术交流,我们沉浸在浓厚的学术氛围里,共同见证了一场知识与思想交织的盛宴。各位专家学者站在学科的前沿,用他们深厚的学识和知识、独到的见解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新领域的大门,各个分论坛更是成为思想交流和知识碰撞的阵地。来自中山大学的彭薛琴博士研究生、广东医科大学的盛洁博士、武汉大学的张昊博士分别就三个分论坛的情况进行了相关汇报。
分论坛一汇报交流
与会学者聚焦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公平正义问题,深挖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中蕴含的丰富智慧,进行了多维度、跨学科的思考,涉及空间正义、生态正义、发展正义,这些讨论为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些参考借鉴。
分论坛一汇报交流
分论坛二汇报交流
发言学者形成了几点共识:一是社会公平正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论述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时代价值;三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加强党的领导、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制度建设、加强国家合作。
分论坛二汇报交流
分论坛三汇报交流
发言学者具有理论旨趣上的共同点,呈现出显著的技术维度,敏锐地捕捉到了数字技术对社会公平正义带来的深刻影响。他们既看到了数字技术在促进资源均衡配置、提升社会效率方面的积极作用,也警惕着技术应用可能带来的新的不公平,展现出对数字时代公平正义议题的全方位思考。
分论坛三汇报交流
最后,金卓院长再次对到来的各位专家学者同仁致以感谢和祝福!
广东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金卓教授主持闭幕式
大合影
文、图/王玲
初审/窦嘉文
复核/沈廷川
审发/茹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