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外网

学院动态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井冈山开展暑期实践研修活动

发布者:王玉荣  时间:2025-07-08 11:17:18  浏览:

“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内涵。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井冈山精神诞生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2025年6月25至7月1日,广东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星火燎原,铸魂赋能”社会实践培训班在学院书记茹正开的带领下赴井冈山市茨坪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实践研修,在追寻先辈革命足迹中感知中国革命之艰辛,在革命先烈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汲取不断奋进的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叙事中传承红色基因。

缅怀革命先烈,追溯井冈艰苦斗争岁月

社会实践期间,培训班成员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了位于井冈山市茨坪镇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聆听讲解员现场讲解井冈山革命斗争史,体会革命先辈在井冈山两年零四个月的艰苦斗争岁月。此外,培训班成员怀着沉重的心情走进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吊唁革命先烈,瞻仰碑林、纪念碑和雕塑园,学习革命先烈坚定执着追求理想信念的井冈山精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茨坪镇的火炬广场上,矗立着国内至今最高的红色主题雕塑,象征着“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

在参观过程中,培训班成员在珍贵的革命文物前驻足,细看历史图片中的细节,通过视觉的冲击感知革命岁月痕迹;认真聆听讲解,详细了解中国工农红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顽强斗争历史,深刻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听党指挥、前赴后继、英勇无畏的崇高革命精神。

瞻仰革命旧址,重走红军艰难革命道路

社会实践期间,培训班成员瞻仰了茅坪八角楼革命旧址群、军政院校“摇篮”“朱毛会师”旧址,学习毛泽东实事求是,勇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总结革命先辈如何加强干部培训,提高军政素质的革命经验。培训班成员随即前往黄洋界瞻仰黄洋界哨口,集体朗诵毛主席诗词,学习革命先辈依靠群众争取胜利的井冈山精神;重走朱、毛挑粮小道,感受红军官兵团结一致,共克时艰的历史。

社会实践期间,培训班成员来到茨坪革命旧址群和大井毛泽东、朱德旧居,首先瞻仰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政、军指挥中心,了解党的早期艰苦创业历程。随后瞻仰大井伟人旧居留下的三件原物即读书石、残墙、感情树,学习毛泽东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崇高品质。

在实践研修过程中,培训班成员韩东旭和曾竞进行了党课宣讲,她们分别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峥嵘岁月为鲜活教材,将历史与现实相勾连,系统梳理井冈山根据地在敌人重重围剿、物资极度匮乏、环境异常艰险的极端困境下,中国共产党人如何以坚定信念点燃革命星火,开辟出“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艰辛历程。这种历史与现实相连接的党史教学形式,让历史场景在学员面前鲜活重现,使得逝去的革命历史不再遥远。

重走红军小路,找寻先辈革命斗争足迹

社会实践期间,培训班成员集体瞻仰了红军自力更生建立起来的第一座红军医院——小井红军医院,学习红军官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随后,在小井红军烈士墓前驻足默哀,敬献小白花,深切缅怀革命先烈。最后,培训班成员集体步行,重走龙潭的险峻山崖,瞻仰红军后方隐蔽处,找寻红军革命年代的游击印记。

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培训期间,培训班成员集体参加了题为《井冈山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专题教育,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全民族进行的斗争是一个从历史到现实,从现实到未来的艰苦历程。为了更好地结合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培训班成员一行还集体参观了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的地点——神山村。在神山村当地干部现场讲解中,培训班成员看到了该村在总书记视察前后的明显变化,看到了国家脱贫攻坚工作的实际落地后的成果。在现场,培训班成员还采访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彭夏英,并向彭夏英了解总书记视察前后神山村的大概收入情况以及附近村民近况。培训班成员不仅真实地感受到“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这一理念在现实中变得具体可感、生动鲜活,也深刻体会到以彭夏英为代表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人物之于国家社会发展进步的模范作用。

“革命薪火代代传,千里朝圣井冈山”。在重走红军革命道路过程中,学员们可谓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革命先辈们的理想信念与精神追求。这种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的党史学习形式,让井冈山精神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转化为可感知、可触摸的精神力量。这一次的井冈山研修之行使得学员们深刻领悟了“井冈山精神”的精髓要义,汲取了砥砺前行的精神养分。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培训班成员将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继承中国共产党优良革命传统,传承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圆梦华夏并谱写中华民族崭新的篇章。

文/王玉荣 图/王玲

初审/窦嘉文

复核/沈廷川

审发/茹正开

地址:广东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新城大道1号 / 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文明东路2号

邮编:523808 / 524001

电话:086-0769-22896318 / 0759-2388570

联系邮箱mkszyxy-bg@gd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