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两校区马院会议室组织全体教师集中收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实况。盛大的阅兵仪式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教师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一致表示,这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一次生动的思政大课,深切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同时,这也是一次凝聚力量、继往开来的精神洗礼,为学院进一步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注入了澎湃动能。

大会收看结束后,学院领导与教师代表发表深切感悟。
金卓院长指出,大会既是对中华民族伟大抗战精神的弘扬,更是对历史真相与正义的坚定维护。马克思主义学院要把抗战精神等红色资源融入新时代思政教育,激励青年学生传承民族精神、勇担复兴使命。
茹正开书记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军队改革与国防建设的成果集中亮相,看得我血脉偾张。有这样一支听党指挥、作风优良、敢打必胜的人民军队,我们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民族伟大复兴充满信心!”
吴伦水老师表示,国产主战装备占比超过80%,折射出综合国力的历史性跨越。我们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在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王玉荣老师从史学视角指出,阅兵仪式是保存、呈现与传承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只有铭记历史、总结经验、坚持发展,才能走得更远。”
杜巧玲老师表示,今日之和平来之不易,乃先烈以命相搏,历史莫敢忘,吾辈当自强!作为一名党员,要把缅怀化作奋进,把记忆铸成钢枪,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继续守护这锦绣江山。
梁煌君老师表示,阅兵展示的无人智能等新型作战力量彰显了我国国防科技自主创新实力。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国家观、安全观,把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勇担时代大任的动力。
李云老师谈到,老战士与新生代战士同框的画面令人动容,“中国的强大是文明自觉,强而不霸,和合共生。山河无恙、薪火永续,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
王玲老师认为,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到新时代的团结奋斗,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华民族走向胜利的核心力量。思政课堂要及时把中国道路、中国成就、中国精神讲深讲透,让学生体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王凯丽老师表示,此次阅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首次阅兵,为思政课提供了最生动、最鲜活的案例。教师要把“震撼与感动”转化为学生“奋发图强的实际行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为新起点,把大会激发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系统融入思政课改革创新。并将以此次收看活动为契机,持续推动抗战精神与新时代伟大成就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中谱写无愧先烈、无愧时代、无愧人民的青春篇章!
文/杜巧玲
初审/窦嘉文
复核/沈廷川
审发/茹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