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外网

学院动态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课题申报经验分享与交流会” 助力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时间:2025-10-20 10:29:04  浏览:

为进一步提升我院教师的科研项目申报能力,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10月17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两校区办公室同步举办了“课题申报经验分享与交流会”。会议由学院副院长沈廷川主持,主讲人为我院2025年获得教育部课题立项的青年教师杜巧玲,主要参会人员为学院青年教师。

分享会上,杜巧玲老师结合自身成功申报202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的经历,以自己的项目申报书为案例,围绕“如何打造高质量课题申报书”这一主题,从选题确定、团队构建、研究设计、材料撰写到细节把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讲解。她特别强调,选题是课题申报的“灵魂”,应立足自身研究基础,瞄准学科发展前沿,紧扣国家战略需求,突出问题导向与学术创新。在标题表述上,要做到“学术内行”与“实践洞察”兼顾,既要体现理论深度,又要具备现实针对性。

在介绍研究成果展示策略时,杜老师建议按照相关性与时效性排序,重点突出CSSCI等高水平成果,增强申报书的说服力。针对“研究的理论与实际应用价值”部分,她指出应避免空泛套话,注重“新”与“实”,构建“理论—工具—应用”闭环,体现研究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此外,杜老师还详细讲解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撰写技巧、研究目标与内容的逻辑构建、重点难点的提炼方法、研究思路与方法的科学设计、计划进度的合理安排、前期研究基础的充分展示以及成果去向的可行性分析等关键环节。她特别提醒,申报书撰写要注重逻辑性、系统性与可读性,做到“让评审专家看得懂、信得过、愿意支持”。

在交流互动环节,与会青年教师积极提问,就自己在课题申报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与杜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杜老师耐心细致地解答了每一个问题,并分享了自己在申报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注意事项。现场气氛活跃,与会教师纷纷表示收益颇丰,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此类科研分享与交流活动。

学院副院长沈廷川在总结中对杜巧玲老师的精彩分享表示认可和赞许。他指出,此次经验分享会内容详实、干货满满,为我院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提供了宝贵的课题申报经验。他希望全院教师以此次分享会为契机,进一步增强科研意识,提升申报能力,争取在各级各类课题申报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学院也将持续搭建科研交流平台,推动有组织科研,助力教师成长与学科发展再上新台阶。

文/马克思主义学院

初审/窦嘉文

复核/沈廷川

审发/茹正开

地址:广东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新城大道1号 / 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文明东路2号

邮编:523808 / 524001

电话:086-0769-22896318 / 0759-2388570

联系邮箱mkszyxy-bg@gd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