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外网

学院动态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概论教研室召开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堂暨全过程人民民主专题集体备课会

发布者:  时间:2022-10-25 17:05:39  浏览:

为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融入课堂教学,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全过程人民民主”专题讲深讲透,概论教研室于2022年10月25日上午举行了集体备课会。备课会在线上通过腾讯会议平台进行,概论教研室专职老师参加。

曹砚辉老师谈到,主要结合2021年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党的二十大报告及下发的统一课件内容进行本专题备课,组织上课内容和体系,目的是让学生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在课程导入时,介绍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相关内容。本讲内容主要分四部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的发展、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她还就本讲课堂讲授中的讨论话题、案例、视频及重点难点进行了分享。

金卓老师提出以问题导入讲解本讲内容,引发学生思考。本讲内容主要有:一是什么是全过程人民民主,二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好在哪里,三是如何进一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本讲重点讲授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体系,即民主政治制度的四梁八柱。同时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融入如何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阐释中。金老师还就授课内容的详略之处、课件的增减进行了分享。

张碧霞老师提出,讲课前要先吃透课件内容,根据讲课实际对课件进行调整。下发课件逻辑清晰、严密,但要明确课件里面的材料、观点哪里来。不但要阅读2021年版教材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等书籍中的相关内容,还需要阅读《中国的民主》白皮书、《美国的民主情况》等材料,这样能更好地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什么、好在哪里以及资本主义民主的局限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属性”实现了党的民主理论的升华,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与民主之间的本质的内在联系。如何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教学中,张老师提出两点:一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可以将其融入“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内容中;二是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属性”融入在分析什么是全过程人民民主部分,通过突出协商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的形式,是中国独特独有独到的形式,来揭示全过程人民民主与西式民主的根本区别。此外,张老师还就本专题的重难点、课件内容的增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等与大家进行了交流。

董浩军副院长肯定了三位老师对本专题内容的筛选和讲课安排。他提出在讲授本专题时有五个问题需要大家思考:一是导论部分要讲为什么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主要是基于党的百年推进民主进程的凝练和总结。二是要讲清楚什么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即全过程人民民主是选举民主和协商式民主的结合,是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三是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评价标准。“八个能否”和“四个要看四个更要看”。四是全过程人民民主与西方的民主是相比较而言的,应对二者进行对比和区别。五是全面阅读相关资料,更好地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

贺兰英老师最后提出,在讲授本专题时可以从为什么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什么、如何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以及与资本主义民主相比,社会主义民主优越性体现在哪里等方面进行讲授。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我国民主制度的概括和总结,是一个概念的创新。备课和讲课时,老师们可以根据掌握的材料和我国生动的民主实践将本专题的内容讲活讲透,深入浅出地讲道理。(图文 贺兰英)


地址:广东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新城大道1号 / 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文明东路2号

邮编:523808 / 524001

电话:086-0769-22896318 / 0759-2388570

联系邮箱mkszyxy-bg@gdmu.edu.cn